常规TPE,TPR不具备功能粘性,而是需要通过配混体系的调整,以获得所需要的粘(合)性。随着
热塑性弹性体TPE,TPR应用的不断深耕及拓展,TPE,TPR的粘合特性(包括自粘及共粘)可能会在不同的行业逐渐得以应用。
TPE材料
关于
TPE材料的粘性问题,东莞塑伯公司在这里谈三种不同意义的粘性:
1.TPE材料的自粘性;指的是TPE材料表面具有很强的黏贴性,类似表面涂了胶水一样。这种具有强自粘性的TPE材料可用于粘贴日常用品,防止触碰跌落或翻倒。类似的TPE材料,国外某TPE生产商有专门研发,并申请了专利。实际上,在常规TPE配混体系中,加入与主体配混体系相容性好的增粘剂,即可提升TPE材料表面的粘性。这类粘性是正面的,是用户所诉求和希望的。
2.软性TPE材料表面的粘性。一些低硬度的TPE材料,由于配混料中油组分含量多,导致软性TPE材料表面有一种粘手的感觉。这种粘手的感觉是配方中的油导致的。通常基于SBS基础的TPE(TPR)更容易出现表面粘手的问题,这类粘性是负面的,是用户希望消除的。
3.包覆成型时的粘性问题。这里说的粘性,指的是TPE与被包覆基材(塑料)由于具有接近的溶解度sp或者良好的相容性,在高温下注塑成型时,在两种材料的结合面产生的熔接粘合作用。粘合作用的好坏,主要取决于TPE与被包覆塑料的表面亲和度(相似的熔点,接近的极性和表面张力等等)
TPE,TPR的共粘性,应用方面就不胜枚举了。多数塑料,少数非金属材料及金属,都可以通过类似共粘作用的方式与TPE,TPR相粘合。
TPE粘ABS塑料
(1)TPE,TPR与塑料的共粘
这是最常见的共粘作用。TPE,TPR与塑料的共粘,在业界有一个更耳熟能详的叫法——包胶,也称二次注塑,包覆成型,双色/多色注塑等等。而TPE,TPR的包胶应用,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。TPE,TPR与塑料的共粘效果,取决于两种材料极性的差异大小以及塑料的表面张力。目前业内可提供技术成熟的TPE,TPR产品,与多数塑料如ABS,PA,PC,PP,PS,PCTG,PBT等进行良好的互粘(包胶)。
(2)TPR,TPE与金属及其他材料的共粘
TPR与金属的共粘,这种提法,显得不是那么名正言顺。因为TPE,TPR与金属的粘合包胶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凭借材料真正的粘合作用,而是利用一些特殊的金属件结构,或者通过对金属件进行结构处理,通过嵌入注塑,卡扣包覆的方式,通过物理机械的固定,实现两种材料的复合包胶,而非字面上理解的共粘。不过据说少数表面化学活性较高的金属材料,与经过官能团极性改性的TPE材料,也能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材料的结合,这种结合有一定的牢固度,也并非单纯凭借机械嵌入方式达成,多少具备了一些共粘作用。